沈北新区以宅基地改革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admin 热点话题 2024-02-11 60 0

  新华财经沈阳12月7日电(记者李宇佳)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近两年来,沈阳市沈北新区牢牢抓住制度创新,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谋求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着力破解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各项难题,依托全域旅游资源优势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大力发展农商文旅产业,全面激发乡村活力,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顶层设计夯实基础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2020年10月以来,沈北新区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宅基地改革路径,积极推动使用权流转,引入社会资本开发建设民宿、餐饮、康养等乡村文旅产业,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成为当地农村发展、振兴的主流方向。

  为使改革有章可循,沈北新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宅基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构建较为完备的试点工作推进体系;同时,围绕上级下达的7项改革试点任务,沈北新区制定实施《沈北新区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编制出台23项制度性文件,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管理章程、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工作流程等10余项工作制度和实操流程。

  沈北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成果,科学制定基础信息调查技术方案来摸清农村宅基地家底,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通过选取2个行政村进行试点,沈北新区以倾斜摄影、入户调查、“互联网+App”等方式充分掌握宅基地和房屋的使用人、利用状态、一户多宅等情况,建立了包含宅基地权利人、地类、四至方位、宗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以及审批、流转、执法等信息的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后续基础信息调查项目落实推广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截至2022年8月底,沈北新区已完成全区84个行政村宅基地的基础信息调查工作,调查覆盖9个街道115个村,涉及宅基地30302宗、农户31642户95187人、宅基地总面积37605亩,编制图斑30304个,各项数据已通过国家质检软件检验。

  此外,沈北新区还建立起一个窗口对外受理、多部门内部联动运行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联审联办制度,推动成立沈阳市首个乡镇建设审批大厅、颁发辽宁省首个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证,以数字化管理助推宅基地改革。

  创新模式破解难题

  基于现行的宅基地制度框架,宅基地不得跨集体流转,农民宅基地空闲流转受限,土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沈北新区正逐步从城市近郊区向城市拓展区发展,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产业成为盘活闲置资产、探索宅基地改革的优势条件。

  位于沈北新区的大型田园旅游综合体“稻梦空间”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但由于缺乏住宿场地,游客通常来自周边、当天往返,旅游潜力很难释放。而毗邻“稻梦空间”的兴隆台街道单家村因全村89户村民大部分搬至城里居住,房舍大多闲置不用,是“稻梦空间”开展乡村民宿旅游项目的最佳落脚地。

  沈北新区创新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在合理规划农户、村集体、企业三方权益的前提下,单家村与“稻梦空间”开展合作,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企业分别签订《不动产租赁协议》,租用10宗闲置宅基地开发民宿旅游项目,由企业改建、翻建原有住宅房屋,使其达到民宿经营标准。同时,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方式对道路、坑塘等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从而促进项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借助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中间体与农户和企业双方签订协议,既提高了农户的话语权、竞价权,也使企业管理更加顺畅,从源头上避免纠纷。”沈北新区农业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正通过试点积极探索宅基地增值收益在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之间分配的合理比例和具体机制。在单家村民宿项目中,村集体前三年可获得2万元保底分红,第四年可获得企业纯利润的8%,其中50%平均分配给参与建设的村民,村集体留存50%。

  随着单家村“稻梦小镇”民宿项目火热发展,兴胜、救兵台等6个村也萌生了参与宅基地流转的想法。这6个村或无闲置宅基地、或周边缺少旅游资源,无法就地盘活资产;而紧邻单家村的大孤柳村则具备大量宅基地,但使用权仍保留在村民手中。

  为此,沈北新区建立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制定《沈北新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暂行办法》,在尊重农户意愿基础上腾退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用于发展产业项目。大孤柳村共完成宅基地有偿退出13户,每户补偿约25万元。

  同时,沈北新区利用兴胜、救兵台等6个村778万元乡村振兴资金,与大孤柳村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实现抱团发展。上述各村联合利用大孤柳村收回的宅基地与企业开展合作,开发建设乡村民宿。项目已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建成并实现收益。

  通过复制推广单家村“稻梦小镇”模式,目前沈北新区已借助村集体流转宅基地142宗,发展立新村“朝鲜族风情街”、盘古台村“宠物食品基地”、中寺村“升级版农家乐”等产业项目16个,吸引社会投资近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1000余户农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全域谋划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沈北新区持续优化文旅产业布局,打造东部休闲观光、西部历史文化、南部创意文化、北部生态湿地、中部温泉康养五大主题片区,打造“四季皆有游、处处是美景”的全景、全时、全要素旅游。

  沈北新区文旅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全国宅基地改革示范区为契机,沈北新区以集体建设用地与企业入股为突破口,将村居变民宿、村民变股东、村屯变景区,成功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和“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新路径。

  在做好存量宅基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沈北新区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控制各村庄宅基地规模,科学安排宅基地布局,探索建立规划动态调整和留白机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目前,已有75个村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年底前全域84个村的规划将全部完成编制。

  同时,以兴隆台街道单家村开展“稻梦小镇”旅游项目为样本,沈北新区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和路径归纳为“两融合、五示范”,即推进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在党建引领、能人治村、基层治理、宅改试点和数字农业方面做出示范,通过复制推广,全力打造全长110公里的乡村振兴生态经济带。

  通过“两融合、五示范”,沈北新区尝到了宅基地改革的甜头,也初步厘清了试点工作的难点及复杂性。一是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还不完善,需要在保证网络数据安全前提下,通过试运行逐步优化改进各功能模块;二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目前换证工作覆盖面还比较窄,需要进一步宣传推动;三是受市场投资疲软、疫情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对宅改项目投资不够活跃。

  未来,沈北新区将持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有特色的、符合区域实际的高标准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推进房地一体换证工作;进一步扩大宅改试点成果,丰富宅基地盘活利用方式,不断丰富乡村实践场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制定农村宅基地低效利用评估标准体系,为利用盘活宅基地提供科学、规范的评定依据,形成新的宅改制度成果。

沈北新区以宅基地改革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沈北新区以宅基地改革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评论